繁忙的5月,在并不忙的最后几天读了《白说》。这是我第一次读白岩松老师的书,我是个很难在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的人(武侠小说除外 0.0),但这次很快就看完了。可能这跟《白说》是本类似于鸡汤的演讲集有关。白岩松作为央视的著名主持人,肯定做过很多演讲,这本书其实就是把他所讲的相同主题的演讲内容组合在一起,总共二十来篇。
他说。他姓白,所以这本书叫《白说》。他说,说了也白说,但不说,白不说。读完《白说》,我觉得很多地方都没“白说”,下面是摘录的部分读书笔记。
主题: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
白说:人如果一直处于“成功”的状态,慢慢也就麻了,所谓温水中的青蛙,你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。反倒是时常降临的失败与挫折,是上帝对你的一个提醒,让你从“失败”这门课里,接受某些教育。
人处于一帆风顺的境地,久了,可能会觉得生活太平淡反而没有什么意思。偶尔的一些逆境,让人学会某些东西,然后体验生活的不同味道。“生命远非人智所及,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,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。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,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”。拥抱失败与痛苦,直面现实,才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。
白说:很多人的失败感,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,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。然后方寸大乱,然后就真觉得自己失败了。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活着,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。
无论做什么事,都应该建立自己的标准与目标,别让别人的眼光打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信自己才是王道。
主题: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
白说: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:通过具体人物,表达宏大事件。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,就会让新闻可信度,尤其是吸引力降低。所以,你首先要明白,新闻写作传播,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。不要在“故事”和“虚构”之间画等号—真实的事情,也需要通过“讲故事”的方式进行传播。我们在对外、对内的宣传当中,有相当多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会讲故事。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力,却没有好的效果。
以前也一直认为故事就等于虚构,不够贴近生活。现在才知道,生活需要我们有讲一个好故事的能力。同样一个笑话,为什么别人讲,就好好笑,自己讲,空气中弥漫的尽是尴尬。传播信息本质上也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,学习,工作时常需要作报告和分享,这些就能体现出一个人讲故事的能力。如何讲才能更通俗易懂,更能吸引听者听下去,这些都是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思考和准备的。柏拉图说: “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”。与人交流,学会讲故事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
主题:智商很高,情商却低
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,不仅包括依法治国,其中必然也包括提升整个社会的情商,尤其是执政者的情商。一个国家的良性运转,一个社会要达成和谐,情商必不可少,甚至高于智商。情商对于中国的执政者、媒体格外重要。中国老百姓最受用的一个词是“态度”,不管受多大委屈,如果你的情商很高,带着爱、带着温暖走到他的身边,人家立即眼泪一抹,“放心,我自力更生。”啥委屈都扔一边了。
读到这段话的时候,感触挺深的。因为正好碰到自己遇到不公平待遇,就感觉自己其实也很受用“态度”一词,不管受多大委屈,只有别人态度诚恳,说话不那么伤人,我就觉得这些都没啥了,多大的事可能都不是事了:),可能也只有高情商的人才会想到这样做。想起之前读的一本书《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》,说话不只是一种“感觉”,说话还是是一种技术,同一个意思,换一个表达,效果却全然不一样。